
▲丁文在茶園調研
王昌齡 《出塞》詩云:“ 但使龍城飛將在,不教胡馬渡陰山 ”。王昌齡的邊塞詩流暢通脫,昂揚氣派,“七絕圣手”的評價非虛也!唐朝的軍事實力在當時是世界無敵,軍人馳騁萬里,浴血奮戰,克敵制勝,寫下中國軍事史上最光輝的篇章。
由秦至唐特重國防建設,國家強大,周邊小伙伴數量頗多,所謂“萬國來朝”,在世界的影響力堪比當今美國。如今國家雖然在復興,但實力暫時還不能與老美比肩,所以老美的“小伙伴”比我們多了許多,“經濟靠中國,安全靠美國”的說法表明:國家間的角力憑實力說話,西方主導,他們制定的“叢林法則”就是現在的“游戲規則”。
中國傳統文化講“和諧”,講“中庸”,講“溫良恭儉讓”,這些理念用于處理國際事物有些不靠譜,因為你中庸他極端,你和諧他霸凌,你忍讓他得寸進尺,你施惠他當白眼狼,你放鴿他放鷹。朋友是要廣交的,也是要盡力幫助的,但要守住底線,堅持雙贏原則。
總之,最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,靠實力獲得話語權,靠實力保護自己,“溫良恭儉讓”那一套不大管用。我們文化的短板應當清楚,歷史的教訓應當記取。有人說“外交是妥協的藝術”,非也!隨著國力的增強,應當由“妥協+斗爭”提升到“斗爭+妥協”。
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不能再“韜光隱晦”,應當走到前臺,對于欺負我國的言論和行為堅決懟回去!不能再當“受氣包”,在斗爭中求團結則團結存,若一位忍讓妥協就無法找回平衡。 |